第499章 结盟_初唐小闲人
飞牛小说网 > 初唐小闲人 > 第499章 结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99章 结盟

  但有道是屠龙者终成恶龙。

  谷梁学派取代公羊学派之后,也对大唐的文化,教育资源形成了垄断。

  甚至连官场,也被世家所垄断。

  现在崔慎旧事重提,便相当于要重走谷梁学派的老路,这何止是格局远大?

  这更是一场豪赌。

  赌赢,便如李让所说,天下人所学的,都是清河崔氏的学问。

  崔氏哪怕覆灭了,百世之师的名头也不会倒。

  甚至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孔氏。

  但赌输,天下世家,必将对崔氏群起而攻之,因为崔氏不仅背弃了自己的阶级和立场,更是掀掉了世家吃饭的桌子。

  这样的事情,就连李世民都不敢干。

  李让死死的看着崔慎,问道:“这是你的主意,还是崔氏的打算,崔氏不怕被全体世家唾弃吗?”

  崔慎直视着李让的双眼,缓缓说道:“陇西李氏覆灭之时,我崔氏便已经预料到了大唐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。”

  “陇西李氏的下场,让我崔氏意识到世家也不是无敌的,在天下百姓面前,世家若是做得太过,同样是一叶扁舟。”

  “更不要说,活字印刷术和新式造纸术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千金易得书籍难寻的局面。”

  “大势倾轧之下,我世家若是不做出改变,恐怕也难逃覆灭之局,我崔氏若是不想走上公羊学派的老路,唯有改变,唯有变革。”

  “我崔氏大儒苦思冥想之下,唯一想到的破局之策,便是将我崔氏彻底送上神龛,唯有成为圣人,崔氏才能在历史长河之中长久的传承下去。”

  “至于其他世家,乃至于各家王朝,在保证我崔氏的家族传承面前,也不过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已。”

  说到这里,崔慎不由得顿了顿,话锋一转道:“在下记得,曾经李世兄对莒公说过一句话,原话是死道友不死贫道,说句实在话,对于这句话,在下一直深以为然。”

  听完崔慎的长篇大论,李让不由得瞪大眼睛,呼吸更是陡然粗重起来。

  因为他发现,世家唯一能够长久传承下去的法子,竟然真的被崔氏找到了。

  更关键的是,这个法子,本来是他准备用来传承侯府的路子。

  没错,这也是他早就想好的法子。

  甚至,这样的事情,他早就已经在做。

  他献上活字印刷术,新式造纸术,以及劝说百家出山建立书院,这些事情,都是为了让侯府能够一直传承下去。

  这些东西,不会对阶层的固化起到什么推动作用,反而会使得阶级的壁垒更加容易打破。

  李让要做的,就是用他从后世带来的学问作为侯府的立身之本,然后以侯府为源头,将这些学问广传天下。

  届时,天下读书人皆要受侯府恩惠。

  用崔慎的话来说,这就叫香火情。

  正如孔子传道天下,被后世读书人尊为至圣先师一般。

  而现在,崔氏竟然也要走这条路。

  看着李让惊骇的样子,崔慎也不意外,他淡淡地开口道:“李世兄,这个世界上,没有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的王朝,也没有能够永远传承下去的家族,但可以有永远传承下去的家族,我知李世兄学究天人,若是李世兄愿意与我崔氏联手,以我崔氏深厚的底蕴,教化天下并非难事,李世兄不妨考虑考虑。”

  “不用考虑了,我答应!”

  李让毫不犹豫地点头应下。

  这样的事情,他没理由不答应。

  他创建书院也好,撺掇李世民设立大唐人民日报也好,本身就是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。

  现在既然崔氏主动邀请,以崔氏的底蕴作为传播方式,他完全没有理由不答应。

  如崔慎所说,这本来就是朝廷和他以及崔氏还有天下读书人都能得利的事情。

  至于做这件事情要承担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,李让完全不担心。

 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,放在任何时候都适用。

  有崔氏加盟,有朝廷做靠山,若是还不能应对世家的反扑,他这个侯爷也就没必要当了。

  见李让点头应下,崔慎脸上也不由得露出笑容。

  他从怀中掏出一小块铭牌,递给李让,笑道:“李世兄,此为我崔氏信物,既然李世兄愿意同我崔氏合作,那便是我崔氏的贵客,持此名牌,李世兄可任意出入我崔氏所属的任何场所。”

  李让接过古香古色的铭牌把玩片刻,也从腰间解下一块暖玉递给崔慎,淡然道:“持此玉,崔氏可调动侯府麾下任何地方的商队,为崔兄保驾护航。”

  交换完信物,就代表两家人的结盟正式生效。

  二人收好信物,相视一笑,李让道:“崔兄现在可以说第三件事情了!”

  崔慎也不扭捏,直言道:“这第三件事情嘛,便是替在下的老师发出邀请,请求李世兄出任我大唐百川书院文院大祭酒一职。”

  “文院大祭酒?”

  李让一愣,旋即脸色不由得变得古怪起来。

  祭酒,官职名,放在国子监,便是一把手。

  而放在百川书院,则相当于三把手。

  大唐百川书院,目前分为文院和理院,两院院长一职,为李世民担任,这是为了方便给两院学子冠以天子门生之名对抗世家。

  而两院的实际管理者,唤作山长,也就是校长的意思。

  理院的山长是田襄,墨家掌舵人,文院的山长,则是复胜颜回的后人颜师古,同时也是崔慎的老师。

  而两院的祭酒之位,如今都是处于空缺状态。

  因为书院已经有山长理事,祭酒一职设不设立,其实都无所谓了。

  李让有些疑惑道:“不知颜师为何要在下出任文院祭酒一职?”

  “老师以为,百川书院既然要担起教化天下之责,如今的规模还是稍显不足,因此,老师欲向陛下上书,合并书院文理二院,于二院之外开设蒙学,设立时政,明算,军事,经义,医学,格物等六科,以此选纳天下人才入书院就读。”

  崔慎解释了一句,李让脸上瞬间闪过一抹明悟。

  他懂了,颜师古这是不满足于书院的影响力只覆盖关中地区,他要奏请李世民,于天下各地设立官学,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nxsw.cc。飞牛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